正向及價值觀教育

價值觀教育

⠀⠀⠀⠀⠀⠀

根據《小學教育課程指引》(2022),並按本校的辦學使命,培育學生十二個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,即:「堅毅」、「尊重他人」、「責任感」、「國民身份認同」、「承擔精神」、「誠信」、「守法」「同理心」、「勤勞」、「仁愛」、「孝親」和「團結」,作為推動價值觀教育的方向。

價值觀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元素,通過各學習領域/學科課程的學與教,以及其他相關的學習經歷,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;幫助他們在成長的不同階段,當遇上難題的時候,懂得辨識當中涉及的價值觀,作出客觀分析和合理的判斷,並付諸實踐,方能面對未來生活上種種的挑戰。

⠀⠀⠀⠀⠀⠀ 

學校應以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為方向,運用生活化的題材,整合包括品德及倫理教育、公民教育、國民教育(包括《憲法》、《基本法》及國家安全教育)、禁毒教育、生命教育、性教育、媒體及資訊素養教育、可持續發展教育、法律框架下的人權教育等不同跨學科價值觀教育範疇的學習活動,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學習經歷,並加強彼此之間的連繫,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。

⠀⠀⠀

正向教育

⠀⠀⠀⠀

正向教育是把正向心理學(Positive Psychology)應用於學校環境中,讓學生、家長及老師邁向豐盛人生。內裏涵蓋六大範疇,包括:正向情緒(Positive Emotions)、正向投入(Positive Engagement)、正向關係(Positive Relationships)、正向意義(Positive Meaning)、正向成就(Positive Accomplishment)及正向身心(Positive Health)

⠀⠀⠀

著重推動個人內在的正面元素,發展個人品格強項、培養及發揮個人的長處和潛能,藉積極、堅韌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,從而邁向圓滿的人生。

⠀⠀⠀⠀⠀⠀

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.沙利文博士(Martin Seligman)將人的正面品質分為六大美德(Virtues),共24種性格強項(Character Strengths),當我們了解自己的強項與美德,並加以有效運用和發揮時,我們會較易感受到正面的情緒,能建立美好及豐盛的生命。